种下科学的种子 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举办科技公众开放活动
“这就是做锂电池的原料啊?好有趣!” “这个像面粉一样的东西怎么会是矿呢?” “老师,我想知道钢铁是怎么炼成的?” 5月24日,在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市人民北路小学的40余名小学生们面对神奇的矿石、精密的仪器……迸发出了强烈的好奇心,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现场工作人员耐心的讲解,小朋友们纷纷表示:“地球太有趣了”“我长大要成为一名科学家!”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与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以“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为主题举办了2023年科技公众开放活动。本次活动计划时间为5月24日至5月29日,活动内容包括参观实验室,开展校园科普讲座,系列科普活动入驻社区等环节。 在参观实验室环节,人民北路小学的小学生们参观了省重实验室的成矿研究室、综合利用研究室、环境检测研究室、测试技术研究室以及土壤修复研究室等多个实验室,听取了稀有稀土知识讲解,他们拿起地质矿物标本反复琢磨,近距离感受了地质遥感专用无人机的科学魅力,听取了“地球历史居民的变迁” 科普讲座。 “我们地球有46亿岁了,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地球霸主,32亿年以前是原核生物,人类出现才1万多年……”讲座后,小学生小欣拿着笔记本意犹未尽的讲述着。 “我觉得研究地球的科学家好厉害,我长大了也要当研究地球的科学家!”小学生小涵说。 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杨晓军看着小朋友们好奇又专注的样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谈到:“我们就是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小朋友的心里种下科学的种子,助力社会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本次活动由四川省地质学会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四川省地质学会分析测试专业委员会和四川省地质学会矿产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赵莹月、李成) |